首页

女王圣水踩踏

时间:2025-05-23 06:49:06 作者:中越国际旅客列车5月25日起恢复开行 浏览量:50382

  中新网韶关8月16日电 题:粤北乐昌“致富果”黄金柰李促农户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王坚 王婧颖

  作为盛夏水果市场上的“明星”,粤北乐昌黄金柰李因其金黄的外观和脆甜多汁的口感而备受市场青睐。秋风阵阵吹起,乐昌市黄金柰李的销售收官,今年销量喜人。在黄金柰李产业的带动下,乐昌市黄金柰李主产区周边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日益增加,产业联农带农助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黄金柰李。乐昌市政府 供图

  乐昌是广东最大的黄金柰李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黄金柰李原产地和核心区,已有30多年黄金柰李栽培历史。近年来,乐昌市十分重视黄金柰李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九峰镇是乐昌市黄金柰李主产区之一,今年九峰镇黄金柰李产量达6000万斤,产值超5.3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黄金柰李销售额近1.27亿元,较去年增长5%以上,带动900多户果农增收。

  同时,各村集体通过集中种植黄金柰李,不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为村集体发展提质护航。

  “今年村民种的黄金柰李都销售一空,大家都非常开心,打算明年多种一点。”九峰镇大廊村村干部刘小军表示,明年将加大种植管理投入,进一步做好黄金柰李品控,共同维护好乐昌黄金柰李的品牌形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

  黄金柰李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增长,也惠及了广大种植户。由于品牌建设和果品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黄金柰李的收购价连年升高,各种植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黄金柰李成为了提振乡村经济的富农产业。

  “很开心今年的黄金柰李都卖完了,今年的收购价也比往年高很多,这让我们种植户更有信心了。政府也给我们农户做定期培训,提升我们的种植技术,大大保证了黄金柰李的品质。”乐昌市赤脚叮咚农场主张群伟介绍道,当地政府举办的一系列黄金柰李主题宣传活动,打响乐昌黄金柰李品牌,增加销路。

网络直播推介、销售黄金柰李。乐昌市政府 供图

  在市场销售方面,乐昌市积极为黄金柰李开拓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超市直供、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提升乐昌黄金柰李的品牌影响力。另外,今年乐昌黄金柰李还出口欧盟,海内外销售双开花,成为销售新亮点。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今年帮我们推荐了一个武汉的商超,让我们供货过去,价格、销量都挺不错的。那边也反馈说黄金柰李很好卖,已经向我们预订了明年的货。”乐昌市九峰阿坚水果专业合作社社长薛坚雄说。

  “价格令人满意,出口量比往年显著增长。”九峰镇绿峰果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潘国平称,通过乐昌市委市政府和各方面的牵线搭桥,今年黄金柰李出口了法国等地。

  如今,乐昌黄金柰李不仅作为水果进行销售,还延伸出了一条深加工产业链,开发了以果汁、果脯、果糕、冻干等为主的系列产品。金黄的柰李串起了产业链条,以提升黄金柰李附加值的方式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据悉,今年乐昌市黄金柰李种植面积约4.5万亩,产量达13400万斤,鲜果年销售额超11亿元。联农带农助农机制使得群众参与黄金柰李产业发展,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逾2万名运动员参与中国首届学青会角逐 多人破纪录

“我参军入伍那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我入党那年,一年两次征兵政策施行,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广大青年官兵建功立业的舞台更加宽阔,部队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向往之地……”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哈曼在“军营朗读者”读书分享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引发战友强烈共鸣。

注意防范!青海省将出现今年最强降水

据介绍,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现存58万余枚活字,其中清代木活字57.6万余枚,有19.2万余枚木活字为清代乾隆年间印制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所用活字。除此之外,还存有南宋铜活字、元末泥活字、清代锡活字、清代铜活字、近代铅活字等不同种类的活字达5000余枚及176块清代木雕版,较为完整地还原了中国古代印刷史全貌。

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今日首次海试

比赛实行单败淘汰制,分两天进行。首日通过两轮比赛决出两位决赛棋手。3月31日则将进行冠亚军决赛。冠军奖金15万元,亚军5万元。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赖士葆表示,两岸关系紧张,要有人与大陆交流,马英九的高度绝对有特别意义,可降低双方敌意,而且这是文化交流,民进党也不需要特别攻击。

义乌海关创新“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 “集拼仓”出口货值已超千万美元

本届广交会第二期进口展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家企业参展,其中,共有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144家企业参展,占比约65%。

相关资讯
作家余闲:写作者要时刻关注时代

7月12日,应急管理部在北京举行例行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近期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关工作情况。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核定。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紧急转移安置85.6万人次,倒塌房屋2.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降雨过程频繁且极端,主要江河洪水发生早、量级大,多地因强降雨引发山洪、城镇内涝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特别是6月份以来,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湖南等地重复受灾,灾情较重。二是西南、中南、华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散发,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三是强对流天气高发,风雹灾害点多面广,北方以大风、冰雹为主,南方以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为主。四是南北方地区旱情交替发展,主要影响西南、西北、华北、黄淮等地,给局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已基本缓解。五是年初中东部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雨雪强度大、降水相态复杂,对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六是森林草原火灾总量处于低位,华北、东北、西南局地火险形势严峻。(记者 让宝奎 北京报道)

热门资讯